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官方网
琼州艺苑 - 心声心语 - 番批
心声心语
番批
发布时间:2014-6-24 11:11:06 阅读次数: 来源: 作者: 图片:
琼人昔日称外域为番。历史上有众多的琼人,漂洋过海,到域外谋生。从那儿寄的家书,也就叫番批。
乡候海外交通,主要靠火轮。番批也就由火轮传递。它是由一个叫批局的机构代理的。火轮好久才开一趟,番批也就得等着一批批捎回来。过去的番批业甚旺,一个大阜,就有十多家批局。番批一回,批局又分发到县城。那儿设有分理处,这么一级级送到收方手里。送批人叫批客。有批定有钱,那钱叫“压批钱”。批客靠脚力吃饭,但在人们的心目中,却视为财神,而获得尊敬。
我村的批,多由哥禄送。他穿套黑绸,抵顶毡笠,肩上垮个包,手中执把伞,独自一人,穿村过寨,一日要走好几个村庄。谁都晓得,那包装着钱,但当年民风淳厚,从未听闻被人劫路过。一次我在后山坡饲牛,突然见到哥禄。昨夜妈还说,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,爹应该有批回来了。这时我有点激奋,也有点紧张。偷偷瞟一眼,只见他拐个弯,就跨入村口。看来十有八九了。我急钉好牛杙,就跟踪回来。果然,不错!他笑笑,向我招招手。我引他入屋,又舀饭饮让他喝,便去井廊叫妈。她在那儿薅草呢!
将批打开,我慢慢地读。爹一开笔,就称妈温氏贤妻。这抬头甜蜜蜜的,让妈听了抿着嘴笑。接着说,又隔两个多月了,不知家里大小好否?还说我回的批,写得尚可,看啦读书进步了。过来年,我还不识回批呢!村里的识字人,没读多少书,都是“半桶水”,写甚都不通不塞。因此回批,得去青山村劳驾福新公。每回妈都带我去。经过细心体味,我就悟出了回批的程序:先把批读一遍,接着询问回底话,再作沉吟打腹稿,最后才动笔。不然的话,回批就会欠缺条理性。记得,前回妈说了,三伯过世了,本应葬在后山坡。不料,遭族内某人欺讹阻拦,无奈才葬于坡子园的。福新公写好了,就摇头晃脑读一遍,再问妈有甚漏落?这时,妈总点着头:就这样!我正读四年级,也该试笔了。不料,头回就让爹称赞一番。
逢年过节,爹都有批回来。他靠摇笔杆讨吃,赚钱不多。家乡人出洋,多赴星洲,也去暹罗。哦!暹罗就是泰国。前者,汇叻币;后者,则寄港纸。爹平时多寄五十港,折人民币二十一元三角五分。每回妈总将那三角多的零头,赏给哥禄做脚力钱。
后来侨居国控制番批。钱银虽然照样寄,但须玩个花招。批上不可涉及钱银,而以甚物作为代称。如寄五十港,就说寄的五十粒补丸收到了。番批为国家带来大量外汇,它能在国际市场上换回国内短缺的物质。于是民间的批局,逐渐并入国有银行。那时,国内市场颓萎,基本生活用品,均限制分配。为刺激侨汇经济,又催生出了“侨汇证”。持证者可到特供商店,买米买油、买衫买布,和其他副食品。
今日,国家银行遍布世界各地,汇款十分便利。番批行业,也从早期的济贫,转型为扶助创业发展经济。它虽然早已不负存在,但是在琼人的心中,却仍然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记。“有番批回否嘞?”侨属相撞,还是这么亲切地询问着。
相关报道
没有相关信息
上一条:海南省概况
下一条:诉不尽琼侨的乡愁——琼侨歌谣
推荐阅读
更多>>
热点文章
更多>>
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广场1号楼9层902室 邮编:570203
Copyright 2005-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